犬真菌性皮膚病的診療要點(1圖)
  • 3年前发布

  犬真菌性皮膚病是真菌寄生於犬被毛、表皮、趾爪角質蛋白組織中並大量繁殖,引起局部皮膚發生一系列器質性病變,是犬常見的傳染性皮膚病之一。該病多發生於幼齡犬、老齡犬和體質衰弱、機體抵抗力較低的犬。本病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脫毛圓斑、皮膚瘙癢、鱗屑、結痂等。引起犬皮膚感染的真菌主要包括犬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和須毛癬菌等。犬真菌病的傳播多為接觸性傳播,幼齡動物比年長的動物更易發生真菌感染,該病的發生無明顯的季節因素。
  症狀診斷
  真菌性皮膚病的多發部位為四肢,指(趾)爪、鼻、眼周圍、腹部及尾部,患部斷毛、掉毛或出現圓形脫毛區,皮屑較多,體表散佈紅色丘疹,脫毛區覆蓋油性厚痂,刮去痂皮裸露潮紅或潰爛的表皮,嚴重者形成潰瘍。瘙癢症狀明顯時,犬多用舌舔或找地方磨蹭。當發生繼發感染時可發生囊炎或膿皮症。治療及時,短期可愈。轉為慢性時,可長達數月。
  診斷常用Wood's燈檢查、刮片鏡檢鏡檢。用Wood's燈在暗室裡照射病患部位的毛、皮屑或皮膚缺損區,出現螢光為犬小孢子菌感染,而石膏樣小孢子感染不易看到螢光,鬚髮癬菌感染則無螢光出現。刮片鏡檢可刮取少許病變皮膚和毛髮,置於載玻片上,加上1滴10%~20%KOH 溶液,加蓋蓋玻片,作用30 min或稍加熱後,於顯微鏡下檢查 ,確認有小孢子菌就可確診。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與螨蟲引起的皮膚病進行鑒別診斷。犬螨蟲皮膚病多發於犬的頭部、眼瞼及其周圍、口角、肘部、趾間等處。患部不規則脫毛,並伴以皮膚潮紅和銀白色具有粘性的皮屑,由界限不明顯無瘙癢的脫毛逐漸擴大為斑狀,其它部位皮膚有圓形、橢圓形的脫毛或被毛斷裂病灶,皮膚顯得粗糙而龜裂,或者帶有凸出皮膚的小結節。診斷時用酒精燈消毒過的刀片,在患處輕刮皮層,刮至出血為止,不同部位取兩處,將刮取物放在載玻片上滴加2~3滴甘油(50%),加蓋玻片,在顯微鏡下檢查,發現蠕形螨蟲體可作出診斷。

犬真菌性皮膚病的診療要點
圓形脫毛區

  治療
  真菌病的治療分為全身用藥和局部用藥,目前化學療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在治療的過程中剃毛、適當的隔離、衛生措施、營養方案等也都被採用。
  咪唑類:代表藥物有酮康唑、克霉唑(抗真菌1號)、咪康唑等。克霉唑是目前國內使用的治療真菌性皮膚病一種療效比較好的藥,皮下注射每公斤體重0.1~0.15 mL,每週1次,連續3~4周,再配以美康寶B維片,療效明顯。其對犬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須毛癬菌、曲黴菌、念珠菌有較好的作用,對組織胞漿菌、球孢子菌也有一定的作用,本品為抑菌劑,毒性小。臨床上有克霉唑軟膏、克霉唑片等劑型。酮康唑主要作用是抑菌,有些病例在治癒後還會復發,有些毛癬菌和小孢子菌菌株有抵抗力。這類藥物臨床上主要以外用為主。
  三唑類:代表藥物有伊曲康唑和氟康唑,這類藥物能夠影響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起到抗真菌的作用。
  丙烯類:主要藥物有特比萘芬,可通過干擾細胞膜功能起到抑制和殺滅真菌的作用。本品口服和外用均可取得有效的治療作用,對犬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須毛癬菌等皮膚絲狀菌,念珠菌、組織胞漿菌等深部真菌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本品毒性小,治療後不易復發,對各種真菌不易產生耐藥性。臨床上使用的有1%溶液和1%的片劑。
  多烯類:灰黃黴素是治療慢性、嚴重性或多發性真菌的藥物,也可以用於免疫抑制的動物,口服劑量每天20~100mg/kg,臨床治癒後2周仍要繼續給藥,以防復發。但灰黃黴素肝臟毒性較大,還可以產生厭食、嘔吐、腹瀉等副作用。
  預防
  真菌性皮膚病沒有特殊預防措施,主要應搞好一般性的防疫工作以及日常營養管理。第一,要搞好犬的皮膚清潔衛生,經常檢查皮膚有無癬斑和鱗屑。第二,加強營養,搞好管理。飼料中要含有足夠的蛋白質,並注意補充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及某些微量元素,以增強機體抵抗力。經常消毒犬捨及周邊環境,尤其是在春秋和多雨潮濕季節。有條件的話可以給犬用一些藥皂或藥液洗澡,但是在給犬刷毛時注意不能把犬的皮膚刮傷。第三,注意公共衛生,防止由犬到人和由人到犬的傳播。犬的各種皮膚真菌病,都能感染人,尤其是對真菌最易感的兒童,往往因接觸病犬引起頭癬和其他癬症,養犬家庭應予注意。同時也應注意防止把主人的癬傳染給自己的愛犬。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