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防治(共5張圖片)
  • 5月前发布

狂犬病防治
狗狗

       一、概述

       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是一種專門侵害中樞神經系統的傳染病,一旦發病100%死亡,傳播途徑為動物和人、動物和動物間傳播,人和人之間不傳播。

       狂犬病毒,彈狀病毒科,狂犬病毒屬。幾乎感染所有溫血動物,自然宿主為犬類及野生動物。主要損害中樞神經,人或動物被咬後沿神經纖維移行至CNS(中樞神經系統),傳播過程見圖1。該病毒對環境抵抗力不強,脂溶劑(肥皂水、氯仿、丙酮等)、70%乙醇、碘制劑以及季胺類化合物敏感。也易被巴氏消毒、紫外光、酸(PH 4以下),鹼(PH 10以上)滅活。但不易被酚或來蘇爾溶液殺滅。相關實驗發現,在組織粗提物中或中性甘油中,感染組織中的病毒滅活通常很緩慢,在冷凍或凍干的組織提取物中,感染性十分穩定。

狂犬病防治
圖1:狂犬病毒在人(動物)體內傳播過程

       二、臨床表現

       1.動物狂犬病的臨床表現

       1犬(感染過程見圖2)

       前驅期:精神沉鬱、煩躁不安,對聲、光敏感,常躲在暗處,流涎和夾尾;後軀軟弱;食慾反常,喜吃異物;望空捕咬,添咬傷口,性慾亢進,嗅舔自己或其它犬的性器官;病犬往往改變習性,病初常有逃跑或躲避趨勢,不願和人接近或不聽呼喚;病犬可能失蹤數天後歸來,此時體重減輕,滿身污泥,皮毛上可能帶有血跡。主人對其愛撫或強迫牽引為其清洗時,往往被咬。

       興奮期(狂躁期):行為兇猛,有明顯的進攻性,想掙脫繩索,攻擊人或動物,有時到處奔走,遠達數十公里,沿途隨時都可能撲咬人及所遇到的各種家畜;一些狂暴期病犬間或神志清楚,重新認識主人;狂暴和沉鬱往往交替出現,病犬疲勞臥地不動,但不久又立起,表現出一種特殊的斜視和惶恐表情,當再次受到外界刺激時,又出現一次新的發作;病犬也可出現自咬四肢及尾部等;大量流涎,有時下頜不能閉上;聲音改變;不恐水反而嗜水。

       麻痺期 (「啞行」狂犬病):隨病勢發展,很快進入麻痺期,此時病犬下頜下垂,舌脫口外,流涎顯著,後軀及四肢麻痺,臥地不起,最後因呼吸中樞麻痺或衰竭而死。

狂犬病防治
圖2:犬狂犬病的感染過程

       2牛

       起臥不安,前肢刨地,高聲咆哮,有陣發性興奮和攻擊動作,如試圖掙脫繩索、衝撞牆壁,躍踏飼槽,可見磨牙和流涎等。有時出現攻擊人畜現象。當興奮發作後,常有短暫停歇,隨後再次發作,並逐漸出現麻痺症狀,如吞嚥麻痺、伸頸、流涎、臌氣、裡急後重等,最後倒地不起。發病後3~6天死亡。

       3馬

       咬傷部位奇癢,病初往往啃咬或磨擦咬傷部位,以致摩擦出血。易於驚恐,目光呆滯,瞳孔散大,性慾亢進。興奮狂暴時亦攻擊其它動物或人,有時將自體咬傷,異食木片和糞便等。在短期狂暴後出現進行性麻痺,有類似破傷風症狀,最後後肢強直,呈現不全麻痺而死。

       4羊

       病例少見。症狀與牛相似,但多無興奮症狀或興奮期較短。表現起臥不安,性慾亢進,並有攻擊其它動物的現象。常舔咬傷口,使之經久不愈。末期發生麻痺而死。

       5豬

       表現為興奮不安,橫衝直撞,叫聲嘶啞,流涎,反覆用鼻拱掘地面,攻擊人畜。在發作間歇期間,常鑽入墊草中,稍有音響即一躍而起,無目的地亂跑,最後發生麻痺症狀,病程約2~4天。

       6貓

       狂犬病一般呈狂暴型,症狀與犬相似,但病程較短,出現症狀後2~4天死亡。在疾病發作時攻擊其它動物和人。

       2.人狂犬病的臨床表現

       人患狂犬病後的臨床表現一般分為潛伏期、症狀前驅期、興奮期和昏迷期四期:

       潛伏期 :平均約10~90天,有超過1年以上潛伏期的報道,但是很罕見,潛伏期的長短與發病的可能取決於受傷部位和程度。在潛伏期中感染者沒有任何症狀。

       症狀前驅期:感染者開始出現全身不適;發燒、頭痛、噁心、疲倦、不安;被咬部位紅腫、疼痛、有蟻走感等症狀。

       興奮期:患者各種症狀達到頂峰,出現精神緊張、全身痙攣、幻覺、譫妄、怕光怕聲怕水怕風等症狀,因此狂犬病又被稱為恐水症,患者常常因為咽喉部的痙攣而窒息身亡。

       昏迷期:如果患者能夠渡過興奮期而僥倖活下來,就會進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種症狀均不再明顯,大多數進入此期的患者最終衰竭而死。

       三、流行病學

       1.傳播

       狂犬病的傳播大致是野生動物向家養動物(主要是犬類)傳播,家養動物再向人類傳播的過程(見圖3)。

狂犬病防治
圖3:狂犬病傳播圈

      2.分佈

       動物狂犬病,除了例如新西蘭、馬爾代夫文萊等少數國家未曾記載過有狂犬病發生外,大部分國家均有存在。而人狂犬病,據統計,自人狂犬病發現以來,發病數的56%發生在亞洲(其中90%在農村),44%發生在非洲(其中75%在農村),其他地區發病總數不到500例。

       我國的人狂犬病的分佈情況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南的農村地區(見圖4)。

狂犬病防治
圖4:中國人狂犬病分佈情況

       3.流行現狀

       1感染犬仍然是我國人狂犬病的主要傳染來源,在引起人狂犬病的流行中佔絕對主導地位。

       2發病犬咬傷人事件頻繁發生。

       3犬狂犬病仍以高度散發為主,但疫情仍然難以統計。

       4家畜及野生動物發病死亡增加:豬、綿羊、山羊、水牛、奶牛、鼬獾、貉等。如2013新疆羊,內蒙牛和羊等疫情。

       5出現家畜和野生動物向人傳播的病例,如2007年浙江豬/人傳播;蝙蝠/人傳播;鼬獾/人傳播。

       6感染動物:野生動物狂犬病逐漸出現。

       犬: 絕大部分是農村犬和流浪犬,不是寵物犬。

       家畜: 豬、綿羊、奶牛、水牛。

       經濟動物:梅花鹿、貉子。

       野生動物:鼠、蝙蝠、獾、狐狸、狼等。

       四、狂犬病控制

       1.特點

       狂犬病一種是最容易控制的傳染病,因為其不能靠空氣傳播,需要靠發病動物咬傷健康動物後方可傳播,因此相對不易傳播,另外其疫苗效果非常優秀,能很好的預防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種最難以根除的傳染病,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幾乎感染所有溫血動物,使得其宿主範圍非常廣,從而要徹底根除,難度非常大。

       狂犬病是一種必須用疫苗才能控制和消滅的傳染病,由於狂犬病宿主範圍廣,潛伏期不定,發病到死亡的時間短,發病後100%死亡率,但其疫苗效果又非常優秀,因此靠接種疫苗來控制和消滅狂犬病,是最易實施和成功的辦法。

      2.消滅狂犬病的三大策略

       1立法、管理與教育:是控制狂犬病流行的社會基礎。

       1養犬許可與登記制度(包括農村)。

       2控制與消滅流浪犬或野狗。

       3嚴格免疫注射措施。

       4在省級動物疫控中心建立狂犬病實驗室檢測能力,常年開展動物狂犬病診斷、流調與監測。

       5政府的行政與經濟支持。

       6技術培訓:培訓狂犬病防治技術人員(省、市、縣和鄉)。

       7社區與農村教育,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識。

       8流浪犬、貓管理:撲殺或送往專門動物收養中心。

       9犬、貓生育控制。

       2流行病學監測:是控制狂犬病流行的先決條件。

       1瞭解本地區自然宿主和帶毒宿主種類、分佈以及跨邊境流動情況等。監測高發地區重要宿主帶毒情況及毒株的分型。

       2建立動物疫情監測體系,在公共報警電話系統中嵌入動物疫情及死亡應急報告電話,方便接受市民報告。

       3培養市民對死亡動物的重視意識,發現死亡貓狗及野生動物主動報告與送檢意識,提高樣品送檢率。

       4村級防疫員:樹立意識、積極宣傳、主動關注、及時報告。

       5一旦發生人狂犬病疫情,立即開展針對性的流行病學調查。

       3免疫:是控制狂犬病的核心。

       1農村犬免疫:可以使用弱毒疫苗,盡快遏制疫情。口服誘餌疫苗是農村地區急需的。

       2城市寵物免疫:使用滅活疫苗。

       3野生動物免疫:口服弱毒或基因工程誘餌苗。

       4WHO研究表明75%的犬群免疫率就能高效阻斷RV的傳播鏈。

       5狗、貓三月初免,一歲二免,以後每年免疫一次。

       3.動物狂犬病處理原則

       1所有動物狂犬病似疑病例應該立即撲殺確診,並對污染環境進行消毒處理。

       2未免疫動物被疑似患病動物咬傷,原則上應立即撲殺銷毀,如確實不能撲殺銷毀的,應該隔離飼養觀察6個月,如發病,可視為患病動物予以撲殺銷毀;如果未出現發病症狀,可視為健康,予以解除隔離,進行正常飼養。

       3如果免疫過的動物被咬傷,應立即再次注射疫苗,並隔離觀察45天。

       4.傷人犬的處理原則

       1任何有主人的外表健康犬在咬傷人後,應該限制活動,並觀察10天,觀察期內如果有狂犬疑似症狀,應立即報告,處死採集腦組織送專業實驗室後進行確診。

       2流浪或無主犬以及其他犬科野生動物動物和蝙蝠等咬傷人後,如能捕捉,應立即處死,送專業實驗室採集腦組織進行病毒學檢測。

       5.狂犬病控制存在的問題

       1落後的養犬觀念:

       1缺乏養犬責任:有不少人過了養犬的新鮮感後,就會選擇轉贈或遺棄,造成流浪犬數量高居不下,從而加大了犬隻傳播狂犬病的風險。

       2無視養犬衛生:在農村,養犬基本都以散放模式存在,犬隻在各個村莊、野外隨意活動,加大了傳播風險;另有不少養犬人會將犬與家畜養在一起,除了餵食,幾乎很少去管理,極易造成犬和家畜間的狂犬病傳播。

       2免疫力度不足:

       我國現階段,由於防疫專項經費不足,只有部分省市開展了有限的犬免疫工作,免疫覆蓋率較低,而且犬的免疫工作沒有不間斷地堅持下去。造成各地犬的免疫水平參差不齊。甚至許多無疫情的省或市、縣沒有免疫。全國平均免疫覆蓋率<10%。其中農村最低,少數大城市可達30~40%。<>

       3防疫意識不強:

       1只滅犬不重視犬的監管與免疫,缺乏持久的預防性工作。

       2國家沒有專項經費投入。

       3獸醫工作不力,動物狂犬病防制尚未納入獸醫防疫工作重點,專業技術人員缺乏,很少開展實驗室檢測工作。

       4各省動物狂犬病防治工作很不平衡,能夠規範地做到及時採樣、及時送檢的地區並不多。

       5百姓認識不足,有疫情不報告,不願接受動物免疫。

       6死亡動物不送檢。農村地區犬免疫工作難以開展。

       五、受傷後的處理措施

       1.傷口處理:

       1應立即處理 (不應超過24小時),即使超過24小時,也應進行徹底的清洗。

       2處理方法:

       1被咬的傷口要趕快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潔而滅或清水反覆沖洗,約15分鐘。傷口較深時要灌注清洗。

       2沖洗後,馬上用75%的酒精或碘酒擦傷口內外進行徹底消毒。

      2.疫苗注射:

       1免疫程序

       1經典免疫程序:於0、3、7、14、28天臂三角肌各注射疫苗1人份,兒童也可注射於大腿前外側肌。

       2替代免疫程序:即WHO推薦的2-1-1程序,0天時左右兩側臂三角肌同時注射疫苗1人份,7和21天時分別再注射1人份疫苗。

       3節約型免疫程序:WHO推薦皮內注射,大大降低了疫苗的用量,疫苗成本降低60%-80%。國內正在評估。

       2受傷程度

       1一般傷:即II度暴露,應注射疫苗。

       2透皮傷、嚴重咬傷:即III度暴露,應遵循及時清洗傷口、注射抗狂犬免疫球蛋白以及疫苗接種三者並重的原則。最近WHO重新建議,不論任何部位的破皮咬傷均應合用免疫球蛋白(RIG)。

       3免疫球蛋白:總劑量控制在40 IU/kg體重。應在傷口周圍皮下肌肉多點浸潤注射,以中和狂犬病毒。治療後傷口不宜包紮和縫合,盡量開放暴露。同時按上述程序注射5次疫苗。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