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龜飼養常用的專業術語(1圖)
  • 2年前发布

陸龜飼養常用的專業術語
隆背

新手在看資料時往往會遇到一些名詞和專業術語不知如何理解,比如陸龜特有的排酸等等。這歸納了一些常用的供大家參考。

一、排酸

就是排出尿酸。在野外陸龜將水分儲存在腎臟裡,代謝形成尿酸。當水分攝取不足時,體內的水分一再被循環利用,久而久之,尿酸形成會過高,它會和鈣結合,也會與其他有機物質結合(如草酸),形成尿酸結晶(結石)。因此,過多補充鈣粉或其他礦物質與尿酸結晶也有一定的關係,但最主要的還是水分和蛋白質的攝取量。

排酸與結石的關係:如果你常發現它的排泄物中帶有白色或乳白色稠狀的尿酸,那就表示它的代謝功能正常,值得高興。可是一旦發現尿酸已經呈塊狀或顆粒狀時,則得注意它的水分和蛋白質的攝取,預防形成尿酸結石造成尿道堵塞的危險發生。假如你的飼養方法、環境和食物均正常,而它沒有排出白色或乳白色稠狀的尿酸,也沒有其它不良的症狀,那就說明尿酸(尿酸鹽)通過液態的形式隨尿排出,使你無法輕易察覺到。大可不必緊張。

一般結石的初期看不太出來,正常排泄、尿酸呈顆粒狀、可能食慾會下降;到了中期,排泄減少、尿酸變少、並且會排出微粒結石或較大結石、食慾會有所減退;到了晚期就會無尿酸、無排泄,食慾明顯下降或停食,後肢拖地爬行或少動,嚴重者死亡。

但有些結石,即使環境、排酸和排便都正常也是無法避免和防範的。不能說這樣就不正常,因為畢竟是生命,就和每個人體質都不太相同的關係一樣。即便養龜再有規可循,每隻龜的狀態也是不完全一樣的。但就怕結石排不出來,徹底堵住尿路和洩殖腔,那就糟糕了。所以我們一直建議常泡澡,增強體內的水合作用和低蛋白質的攝取量以及食物的多纖維和多元化,盡量減少結石在體內的逗留時間。

人工飼養下,結石几率的高低跟其生理結構和原生地的氣候也有一定的關係。例如易結石的陸龜有:蘇卡達、印度星龜、歐洲地區陸龜和地鼠龜類。其它陸龜的結石几率則相對較小。

二、隆背

龜背像金字塔一樣的形狀,所以也叫金字塔病。餵食不正確的食物或食物單一尚可能導致隆背的發生。隆背的發生原因很多,可能是給予過多的蛋白質或生長過快,也可能是鈣質或維生素D3給得過少,此外,未給予陸龜直射的陽光也可能產生隆背。單靠UVB的照射是無法完成鈣質的轉換。若要避免隆背的發生,你應該提供陸龜植物性的主食,並盡量拉高鈣磷比例(鈣的比例高於磷最好)。如果有辦法的話,讓你的陸龜直接曬於陽光下,但要記得提供遮蔭處以免導致龜龜體內嚴重缺水。隆背也是一種亞健康的表現,但有些陸龜個體即使在野外也會隆背,例如印度星龜、豹龜、紅腿等。只要正確控制好隆背的尺度和觀念,通常不會威脅到它們的生命。

三、曬背

利用陽光中的UVB來照射龜體從而使它們體內維生素D3的形成來充分吸收鈣質;UVA促進食慾可健康自然的成長。通常玻璃會阻礙絕大部分的UVB射入,所以建議曬背時須無玻璃阻擋進行。時長在20~40分鐘比較適宜並避免正午進行,以免易造成灼傷和體內脫水。

四、泡澡

就是將龜放在40~50度的溫水中浸泡30~60分鐘,水位最好不超過龜體高度的1/3,以免嗆水。最好是每天或隔天進行一次。泡澡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排泄,形成泡澡排泄的習慣和預防結石。建議冬天最好在飼養箱內進行,同時使用陶瓷加熱器或聚熱燈在上方照射保溫;夏天可以放在陽光下進行,既泡著澡又可保溫還能曬背和避免脫水,一舉四得。器皿最好使用非金屬材料,邊緣高於陸龜,面積寧大勿小。

五、缺鈣

鈣質是陸龜生長的重要營養元素之一。如果陸龜長期缺鈣外甲會變軟、四肢爬行無力、趾甲脫落、食慾下降等病狀。缺鈣的因素有,餵食單一、缺乏日照及維生素D3、長期未補鈣和鈣的選擇或用量不當。前幾種因素已經在這裡介紹過了,重點介紹後兩種因素:很多龜友為了省錢和省事選用人用的鈣質品或墨魚骨進行補鈣,如果使用不當會引髮結石的可能,這無疑是很危險的。因為它們不易吸收其中的碳酸鈣,特別是墨魚骨,鈣磷比例過低,不過含礦物質比較豐富。所以建議使用爬蟲專用的鈣質品;其用量方面不可過多或頻繁的補充,吸收不充分也易引髮結石。以腹甲10公分的蘇卡達為例,每週補充鈣粉的使用上限為一次兩耳勺的頻率和用量。如果你的飼養環境和食物均比較適宜(如可常年接受日照和食物多元化等等),那麼補鈣的用量和頻率可以相對較低。

六、拒食、停食和填食

拒食是指因環境發生變化(包括新龜不開食)或存在初期的炎症而暫時性的不進食表現;停食則是龜在冬眠期間或病症的後期表現。一旦發生拒食,應及時的改善飼養環境(新龜可引誘其開食)或做出相應的治療措施;填食就是在龜因患疾病不能主動進食的情況下,通過人為的方式掰嘴進行填餵食物。此舉操作比較困難,即使成功也只能維持一時的體力和營養,飼主應及時得為其治療或調整飼養環境從而使之主動進食。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