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水質與魚病(1圖)
  • 2年前发布

淺論水質與魚病
水質與魚病

  魚兒離不開水,但魚的很多疾病都來源於水。今天筆者將和大家討論下水質與魚病的關係。
  新水,據我瞭解大部分人認為新水是生水,其實是錯誤的。新水是我們進行了「二次加工」的水,稱之為新水。為什麼要進行「二次加工」,那是因為水由自來水廠經過沉澱、消毒、過濾等工藝流程,而其中消毒劑有氯氣,二氧化氯等。氯是什麼,是一種難聞的、有刺激性的、有毒氣體。難道自來水裡只有氯可怕,那你可就錯了,自來水通過水泵動力或重力勢能作用輸送後,受到管道結構,特別是蓄水塔與管道的材料(金屬管,PVC管等)的影響,由機泵通過輸配水管道供給用戶的水,已經不是自來水廠處理過的水了,這個過程已經造成了二次污染,這裡面有鉛、銅、鋅等重金屬元素,微量的細菌和藻類,鐵銹等等。所以我們喝自來水時必須把水燒開,才能保證引用的安全。據朋友說現在自來水廠的設備比較先進了,殘餘氯已經很少了,但還是不放心,反正我是不信。關於「二次加工」水的製作,在以後的帖子中我會詳細說明。
  老水,並不是所有養魚缸裡水稱之為老水,也不是養了很長時間魚的水。老水是指魚缸裡生態環境良好的水,這水裡還有腐殖質和有益菌(硝化細菌等),對魚的髮色、生長、繁殖非常有利。但不等於你用來養三湖的老水,去養龍魚。老水是一個通稱而已。
  綠水,綠水也分幾種,硝化系統出現問題、被太陽光照射時間過長或者是水中有過多的殘留餌料或魚屍體等。由於造成水中的有機質含量過多,造成了綠藻及褐藻大量繁殖,極大的減少水中的含氧量。水有種特殊的腥味,細菌微生物的含量大增。水的顏色變綠或深綠色,能見度降低。這樣的水非常容易使魚生病或死亡。
  回清水,大家都瞭解了什麼是綠水,才能進一步瞭解回清水。上面提到綠水由於造成水中的有機質含量過多,造成了綠藻及褐藻大量繁殖,極大的減少水中的含氧量。於是各種藻類和好氧菌突然死亡,各種厭氧菌、有害菌增多,造成了水體清澈透明。魚體失色,突發暴斃。如果你的魚缸發生了這種情況,那麼你的水已經報廢,只能重新開缸。
  如果你把上面我所說的水的種類看明白了,那麼你已經粗略的明白水對魚的影響,我們再深入的瞭解一些吧。
  酸鹼度PH對魚的影響。以前學化學的時候,我們都知道ph值等於7為中性,數值越小越酸,數值越大越鹼,這都是廢話。而養魚的酸鹼度就沒那麼精確了,我認為ph大於6.8小於7.2,為中性水,市場上大部分觀賞魚都適合在中性水中飼養。野生魚類就有所不同了,大部分的海水魚喜歡鹼性的水中,非洲三湖也是喜鹼性水質,而南美洲的熱帶魚種類大多數喜弱酸性水質,東南亞、南亞水域以及北美洲南部水域中的熱帶魚多喜中性水質。我們再說說PH值對魚的危害:如果喜歡鹼性水質的魚在酸性水域中生活,那麼水質的鹼性會使魚的新陳代謝減緩,從而降低魚體對食物的消化能力,造成了往往吃的很多卻生長緩慢,同時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都會受到嚴重的損害,而出現痙攣的症狀,最後會導致死亡的結果。如果喜歡酸性水質的魚在鹼性水域中生活,水質的鹼性會使魚鰓器官組織會被燒傷,鰓會出現血絲,魚的體表皮膚腫脹,會分泌出大量的粘液。魚會受到疾病的折磨,嚴重的話更會導致窒息而死亡。由此看出水的PH值,對於我們養魚還是很重要的,只要調整好PH值,才能使魚正常的生長以及繁殖。
  水的硬度。我覺得對於我們家庭養魚(不包括草缸)來說,水的硬度是最不重要的,除了繁殖。據我瞭解野生的七彩、燈魚、短鯛等魚的繁殖需要軟水之外,大部分魚對硬度是沒有太多要求的。
  亞硝酸鹽、硝酸鹽、氨氮等有害物質。這幾項指標都可以通過測試劑測得數值,對魚新手來說,我還是建議測試一下。我們就拿毒性最高的氨和亞硝酸鹽說說吧,濃度過高的話,魚是根本活不了的,應該是必死無疑。要想控制這兩個指標,最有效的是依靠強大而成熟的過濾。我就不做詳細敘述了。
  但是有一點要說一下,水的指標雖然正常了,不能說你已經找到了好水。對於新手來說只是剛剛入了門道而已,你可以養好大部分易飼養的魚類了。你所欠缺的是,控制、操作、經驗等。
  魚離不開水,水也就成為魚病的主要來源。因為水引起的魚病大致分為腮部、皮膚還有腸胃。這些部位直接與水(腸胃包括食物)不斷接觸,水中的細菌和病毒增多,就會通過這些部位使魚得病。所以要想魚不得病,就要最大限度的保證魚缸的水中沒有細菌和病毒。如果你有一缸好水的情況下,要注意缸裡的水別受到外界(外界的水、新魚、器具還有魚食)的感染。新水要保證安全,新魚要通過檢疫,魚食要進行消毒,水族器具要乾燥保存。除此之外,還有外圍的因素:水質老化,長期不清洗濾材(用原缸水清洗)和換水,魚的密度太大,腐敗物質多造成浮游生物和藻類爭奪水中的氧,水溫溫差過大,亂用藥造成水質波動等等,這裡我就不一一說明了。在我們魚病版裡常遇到因為水質問題得的魚病,通過上述講解,大家應該能判斷出魚病的根源了。講幾個大家治療魚病應該注意的問題:首先,高溫治療魚病,高溫對於魚病來說是比較有效的,但是要注意溫度升高一定要緩慢,而且魚的種類不同,對極限的溫度也有不同的要求。極限的高溫不要超過五天,之後緩慢降溫度(一般每天降兩度左右)。有些種類的魚,例如金魚,因為生病忍受不了頻繁換水對它的刺激,會導致病情嚴重。所以魚缸、水體盡可能大些,過濾強一些,才能維持水質。新魚由於捕撈和運輸的原因,會導致魚體粘膜受損,新魚回家後按規程過水入缸,前三天,什麼都不要動,只需要觀察,等環境適應了,根據魚的狀況決定是否用藥和進食,有的魚友從魚店進魚的時候,魚的狀態非常好,就認為這些魚不用檢疫了,但是這些好魚身上也會帶有細菌和病毒,某些疾病是有潛伏性的。魚得病後,身體分泌大量粘液,會導致細菌的滋生,水質惡化會跟著加快,下藥前是否換水,以及換水量等,在這裡我不想多說,因為爭議比較多,廣大魚友還是根據自己的判斷和經驗去做決定。
  只有瞭解水質,科學養殖,才能減少魚的患病率。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評論 搶沙發